過年前,我幾乎天天有行程,除了每周固定的職能、物理療育之外,還忙著帶餡去看心智科醫師、會心理師,我像失心瘋似的,拚了命地找資源,希望能盡早找到餡餡的核心問題,對症下藥,可惜心理上的問題很難很快有答案,特別是像餡餡這樣不典型、不那麼容易歸類在哪個病症,而且我在與不在表現落差很大的孩子。

台安的醫師建議我們到松德院區做心理分析,他說像餡這樣過度依附不尋常,應該去分析一下找出根本的原因;民生早療的醫師認為餡的轉速慢的有點離譜,不排除有器質上的問題,不過因為去年十一月才拿到聯評報告書,若相似的評估短期間內重覆做會失準,所以她幫我們安排特教評估,得等一個月。

一個月算短的吧?之前在台安,聽說心理療育起碼要排一至兩年,我實在無法明知道孩子有需要,卻這樣乾等一兩年什麼都沒辦法做,所以跟物理職能治療師商量幫餡增加一堂團體治療,讓她有一些機會在團體裏學習人際互動,治療師幫餡療育也有近兩個月,她們也看到餡情緒社交上的問題,很願意幫忙,因為餡喜歡療育課程,兩個月下來進步很多,除了大小肌肉協調和感統上的進步之外,我也看到她在團體中比以往自在開朗,早療黃金期真的很神奇,早點開始,真的看到孩子本身的神奇力量。

至於台安醫師的建議,我也努力了。松德院區的名醫很難掛到號,既然是做心理分析,當然就不必迷信名醫,要找松德院區裏專長這項專業的醫師,年後的周六有個診,剛好網路掛號初診還有一個名額,可是因為我們在其他聯合醫院有看過診,網路系統認定我們是複診病患,硬是不給掛初診,所以隔天一早我打電話去,小姐居然說,既然網路掛不進去,那就現場掛號!

丸:「那現場掛號是怎麼掛?」

松:「妳早上六點半過來抽號碼牌,八點開始掛號。」

丸:「那我這樣去掛號,保證我一定掛得到號看得到診嗎?」

松:「這種事我沒辦法跟妳保證。」

丸:「那不對啊!我明明看到網路初診掛號還有一個名額,我又確實是初診,系統不給掛,為什麼我明明符合條件也有名額,卻非得落得現場掛號還不一樣掛得到的下場?」

松:「我也沒辦法啊!這是系統的問題,我無能為力。」

丸:「這不合理啊!你系統的問題應該設法去解決,怎麼叫病患和家屬去承擔後果呢?」

松:「沒辦法,我們也反應過啊!沒有用。」

丸:「小姐,我兩個小孩的媽媽,其中一個有問題,啊你系統上明明網路初診還有一個名額,我也符合初診資格,問題你系統有問題我無法網路掛號,你叫我六點半拖著兩個小小孩到醫院抽號碼牌,然後吹兩個小時冷風,還不保證掛得到號,這樣對嗎?我孩子有問題需要看醫生,你硬是逼得我不能去找醫生,不是在為未來製造社會問題嗎?」

我承認,我是有點火大。

丸:「小姐我並不是針對妳,我知道妳有妳的困難,可是這個規定不合理,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松:「好啦好啦我幫妳掛就是了!妳不要講出去,可是下次妳要自己掛!」

接著好不容易等到看診的那天,兩個孩輪著在出門前大便,再加上人生地不熟,松德院區還真不是普通的偏僻....我們....遲到了!

遲到是我的錯,不能怪別人,我尋一般醫院看診的程序到診間試運氣,看到醫生還在,門口候診的媽媽告訴我要先去掛號櫃台報到,所以我又牽著餡到櫃台,小姐說門診時間結束了!如果醫師願意看再過來,所以我又牽著餡回到診間敲門,醫師說她下午還有治療無法再收門診病患,我說明來意之後她建議我們掛專攻心理分析的周醫師,要我到櫃台預約掛號,然後我出現在櫃台,小姐說,那是特別門診,沒有醫師手喻她不能掛。我只好走回診間,醫師於是又建議那我改掛邱醫師,他有做心理分析,所以我又出現在櫃台,小姐說,額滿了不給掛,叫我當天現場掛號,當然,即便你為孩子請了假帶著提早來,她仍不保證掛得到號。

我回到診間,問醫師除了現場掛號這個不保證看得到診的辦法之外,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醫師有點火了,轉頭打電話要請櫃台小姐幫幫忙,可是沒人接電話....

醫師掛上電話後轉身走到櫃台找小姐,櫃台的鐵門都拉下來了.....

幸好林醫師幫忙,小姐最終還是幫我們掛到一位醫師的診,林醫師說雖然這位醫師沒有在做心理分析,但如果他看過孩子認為有需要,會轉介給她最初建議的醫師,就不會再有掛號的問題,當然我們就不必擔心不熟悉松德就醫流程的問題了。

診間與掛號櫃台間其實是有點距離的,來回牽著孩子跑來跑去,我已經快哭了....

有哪個家長會閒閒沒事帶小孩逛精神專科醫院?這醫院的地點還很偏僻呢!

明明趁早帶孩子來解決情緒障礙是在節省社會成本、預防社會問題,為什麼我們就必須這麼曲折這麼委屈?

一整個無語問倉天哪!

在醫院門口,牽著餡的手,我在想,如果不做心理分析會怎樣?如果做了,又會跟現在有什麼不一樣?

電話裏,不冏問我要不要問一下醫院交通車資訊再走,我只想快點離開這兒。

才上車,我再也忍不住,哭了....

更氣人的是,昨天我上網看到松德院區那位小姐說額滿不給掛的醫師明明還有初診預約的名額.....

我真的好茫然,醫院究竟能給這樣的孩子什麼樣的幫忙呢?如果三生有幸我們真的完成心理分析,然後呢?療育?治療?再排個半年一年?效果呢?

好吧我們不指望一個星期一次兩次的心理治療,把重心移回家庭,如果最終的結論都只是接納孩子的特殊性,有必要繞這段路、受這些委屈、花費這麼多時間金錢與精力嗎?餡有這些問題不是一兩天的事,她的個性我們也包容接納了五年半,她畢竟是我的孩子,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會愛她包容她幫助她,更何況她也有優點、有強項,並非樣樣不如人。那麼,究竟看醫生的意義在哪裏呢?

浪友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