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拜讀喵媽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懶惰的父母」一文,實在覺得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警世鉅作!


因為餡餡的先天氣質,常有前輩媽媽提點勸我多帶孩子去逛公園和其他小朋友互動,丸子照辦了,可是卻發現住家周遭不少孩子缺乏管教,有些因為隔代教養,長輩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爸媽根本不認為孩子的偏差行為算什麼。丸子目前住家被稱為文敎區,學區算是明星級,可是看看這些孩子在生活上的表現,實在令人搖頭。


餡餡在家被管被教,出門回來也會有樣學樣,之前還看到社會新聞有小女生在家附近小公園被與她一起長大的玩伴性侵,再看看家附近這些出口成髒的孩子……真是……做媽之後才體會的孟母的心境啊!


常常,我看到社會新聞裏的青少年案件總是感到很憂心,餡爸說,自己的小孩一定要教好,交朋友是物以類聚,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將來有品行好的益友,就要先讓她成為那樣的人。


讀了喵媽的文章後,我將內容轉給餡爸分享,我們夫妻過去曾經一起讀過不少育兒書,記得過去洪蘭教授曾經站在神經學專家的立場呼籲父母、老師不要跟孩子說不,因為孩子每被說一次「不可以」,腦袋裏的連結就會少一點……


我猜想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偏差行為不管、不教,或許就是基於這樣的理論吧?


餡爸常常跟孩子講一句話:「人生就是要在規則與限制下發揮創意與解決問題。」


餡爸不是神經學專家,但我卻覺得這句話更適用於教育小孩。


我想著餡爸的那句話,想起洪蘭女士的論點,過了幾天,又看到喵媽的那篇文章……


有規則並不完全是不好的事,就像我們不能鼓吹在馬路中間無視交通號誌大跳霹靂舞是值得欣賞的創意一樣,有些基於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的原則,是不能讓步的!


其實,丸子自己私底下覺得自己是個懶惰的人,因為不想花掉下半輩子忍受寵物與小孩的壞習慣,所以寧願在他們小的時候多花點心思把他們教好;因為不想發生意外後才後悔,所以現在勤快一點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可以在這些原則之下發揮自己的創意,告訴孩子哪些事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


也許別人家的孩子不像我們這樣教,我期許自己在養兒育女的過程當中,去欣賞孩子的長處,而不是看到孩子的壞習慣去想辦法自我安慰。也許有的人反而認為那些會去侵犯別人的孩子比較不吃虧,但如果把自己的孩子養成那付德性,或因為貪圖自己一時的輕鬆使孩子發生不幸,我良心過意不去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